2010年12月1日,我国对外企开始正式征收城市建设维护费和教育费附加,这意味着中国境内的所有企业统一了税制,外资享受了30年的“超国民待遇”时代正式终结。
外企在华33年,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?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—在活跃了民间资本的同时也打压了民营企业,为得到与外企同样的“超国民待遇”等税收优惠,假外资现象比比皆是。
尤其尴尬的是,在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的同时,中国只扮演着一个全球制造业“中转站”的角色。出口规模的扩大使得中国经济受外部需求的影响日益加大。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,又促使中国成为全球遭受贸易纠纷摩擦最高的国家,人民币也频受升值的压力。这些特殊的优惠政策,并没有能够换取在华外企从战略上充分尊重中国市场。
“超国民待遇”终结,其背后的“次国民待遇”则更为显眼,事实上,真正困扰外企的不是中国式行贿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风险,而是在市场准入、市场拓展、所有权及产品供应等方面实际存在的壁垒,这些壁垒使他们无法有效地在中国运营,参与中国服务业的发展。与外资企业曾经拥有的超国民待遇相比,其遭遇到的“次国民待遇”,也就是种种市场壁垒,这恐怕才是真正令其心生去意的原因。
上海自贸区的负面清单制度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,事实上,这个举措,与新一届政府重塑、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,确立清晰的市场规则有关,如果从这一思路理解目前在外资企业中国遭遇的“困境”,就不难意识到,今天的外企以及他们生存的中国市场,处在一个怎样的临界点上。上海公司注册转载与本站无关(更多详细http://www.hengchengsh.com)